一是項目引不進與退不出的矛盾。調研中有很多企業反映,他們產業鏈中有一些發展前景好、畝均效益高的優質項目非常想落戶德清,但受土地要素制約等影響,這些項目遲遲無法落地。同時,調研中也發現,盡管我縣出臺瞭畝均效益評價辦法,但現有的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“威力”不夠,對劣勢企業倒逼力度偏弱,甚至有企業雖處於歇業狀態,卻仍然難以淘汰退出。

一、初步成效



(作者王琴英,為德清縣委書記、縣長)

二是產業長遠賬與眼前賬的矛盾。近年來,我縣大力發展地理信息、通用航空等新興產業,也引進瞭一批研究院,培育瞭一批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,但與其他新興行業一樣,面臨著長期向好、短期產出慢的問題。在新動能未能快速見效的同時,舊動能升級改造的進程還不夠深入,發展較為依賴傳統產業的格局沒有根本轉變,縣域經濟轉型發展面臨“成長的煩惱”。

四是突出人才支撐。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。必須緊扣裝備制造、生物醫藥、信息經濟、人工智能等產業,分類編制產業人才發展規劃和緊缺急需人才目錄,力爭引育更多“千人計劃”“萬人計劃”“南太湖精英計劃”等人才。持續升級“德清人才綠卡”,落實文體、交通等十項具體服務項目,優化人才生活環境。大力實施德清工泰國冷凍榴槤|泰國冷凍榴槤批發匠、優秀企業傢培養等計劃,著力培養一批高技術人才和優秀企業傢。

二、存在問題

三、對策建議

以畝均論英雄 湖州德清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

在蹲點調研過程中,我們發現對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,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。

一是呈現瞭企業發展“加速度”的好勢頭。過去三年,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分別增長10.3%、12.9%、14.8%。越來越多的企業嘗到瞭科技創新的甜頭,越來越願意投入到科研當中去。比如,德華兔寶寶專門成立裝飾新材研究院,走出瞭一條引進—吸收再消化—自主創新的集成創新道路,近三年企業凈利潤年均增長41.03%。又如,力聚熱力自成立縣級研發中心以來,銷售收入和利潤均保持年增長30%以上。企業負責人告訴我,他們接下來很有信心升格為省級研發中心。

三是企業不願轉與轉不成的矛盾。少數企業傢存在“小富即安”的思想,觀念較為保守,面對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的情況,仍然安於現狀,不水果批發高雄|進口水果批發高雄願轉型,也不敢轉型。與此同時,也有一部分傳統行業企業,受土地、資金、技術以及發展規劃等因素影響,導致轉型效果不理想。

四是人才引得進與留不住的矛盾。長期以來,我縣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引育,人才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縣域城市前列。但是,受周邊大城市的“虹吸效應”影響,仍然存在人才引進瞭卻留不住的問題。比如,一傢企業反映,他們需要一位農業水質自動監測的程序設計人員,以8000元的月薪招瞭進來,並給予住宿、就餐等相關優惠措施,但沒幹幾個月,他還是選擇以更低的報酬去瞭杭州。

三是提高瞭綠水青山“金名片”的含金量。除瞭政府開展“廠中廠”“低小散”企業集中整治外,企業自身也通過技術革新,積極投身環保事業。鼎力機械運用先進的清洗工藝及修復技術,對舊部件進行再制造,既降低瞭成本,又保護瞭環境。意博高科利用日常環境監測和大數據管理分析,達到照明遠程監測、智能管控、節能降耗“三位一體”效果,明顯地減少瞭光污染,節能約70%。

作為德清來說,必須堅決樹牢“畝均論英雄”理念,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,爭做高質量發展排頭兵。結合這次調研的心得體會,提出以下對策:

一是突出項目帶動。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。必須更加牢固樹立“項目為王”的理念,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的關鍵性作用。圍繞世界500強直接投資項目和百億級項目引進再突破,深入推進縣鎮長項目工程,積極引進符合產業規劃、帶動性強的龍頭骨幹企業,全力推進重大產業項目盡早達產見效。同時,集聚優勢資源建設莫幹山高新區,加速地信小鎮、通航小鎮、智能生態城建設。

二是突出智能改造。加快智能改造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。必須堅持把智能改造作為主攻方向,按照全省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和《智能制造日本熊本草莓禮盒|日本熊本草莓禮盒批發行動計劃》的要求,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縣建設,開展智能制造“十百千”工程,積極推廣離散型智造、流程型智造、網絡協同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,大力培育智能工廠、智能車間,推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促進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。

三是突出創新引領。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。必須把科技創新放在核心位置,以國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縣建設為契機,加快構建地理信息、人工智能等特色專業技術市場和“互聯網+科技成果轉化”的新模式,鏈接技術轉移機構、投融資機構和各類創新主體,全力打造“產學研用金、才政介美雲”十聯動的創業創新生態系統。繼續發揮好莫幹山高新區創新“主引擎”作用,啟動高新區科創中心一期建設,建設一批眾創空間、科技園區和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。完善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機制,鼓勵企業加強與院校合作,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的內生動力。

二是看到瞭頂破要素“天花板”的新曙光。如何讓有限的每一畝土地承載更好的項目、發揮更大的效益,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。去年,我縣推出全省首塊“標準地”,吸引瞭更多“吃得少、產蛋多、飛得遠”的“俊鳥”落戶。目前,已推出工業、商服、研發總部等各類“標準地”11宗、1200多畝。天杭生物與浙江大學、武漢大學等建立瞭緊密的技術聯盟與合作夥伴關系,攻克技術難題10餘項,成為國內牛血清行業首傢掛牌企業。

五是突出環境營造。隻有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,才能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。必須依托“人工智能+互聯網+政府服務”新模式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,拓展數字應用、推進數據共享、推行智慧辦公,更加高效優質地服務企業。進一步完善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機制,實施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,倒逼企業提升資源要素利用效率。繼續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探索“標準地”、企業投資項目發改委“一窗服務”等改革試點,切實轉變政府職能、提升審批效率,讓企業和群眾省時、省錢、省心。以全域大花園大景區的標準,統籌推進美麗縣城、美麗城鎮、美麗鄉村建設,全面提升人居環境。

從4月2日到5月30日,我們先後走訪瞭德華兔寶寶、力聚熱力、雲峰傢居等近50傢企業,看企業現場,聽企業心聲,問企業“冷暖”,並重點剖析瞭其中的5傢,召開瞭5次企業傢和高新區、鎮(街道)、部門座談會。在調研中,我們深刻感受到,“畝均論英雄”改革作為轉變發展方式、優化經濟結構、轉換增長動力的有力抓手,確實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制、有效路徑。

今年4月份以來,我們堅持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,以工業經濟為切入點,以“畝均論英雄”為突破口,深入開展“樹標桿補短板求突破促趕超”專項調研活動,專門赴縣內多傢企業蹲點調研,極其深刻地感受到新時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,感受到瞭工業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和必由之路,對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也有瞭初步探索實踐和理性思考。
arrow
arrow

    lfv579px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